洁净室洁净度测试题参考
一、填空题
1. 空气洁净度等级划分为5级,则每立方米空气中≥0.5μm的尘粒数为大于或等于3520 pc/m3。
2. 洁净室的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测定之前,净化空调系统应已连续运行24h。
3. 垂直单项流是与 水平面 垂直的单向流。
4. 根据GB 50243—2002规定,测定单向流洁净室的风量时,采用室 截面平均风速 和截面积乘积的方法确定送风量。
5. 微生物检测方法有空气悬浮微生物法和 沉降生物法 。
6. 高效过滤器检漏时将采样口放在距离被检过滤器表面 2~3处。
7. 室内洁净度检测时,对于单项流洁净室,采样口应对着 气流 方向。
8. 空气中悬浮粒子的测试是测定洁净室空气中粒径分布在0.1~5.0μm范围内悬浮粒子浓度。
9. 当洁净室、洁净区仅有一个采样点时,则最少在该点采样 3次。
10. 非单相流洁净室的风量可以用风管法和 风口法 两种方法测量。
11. 按照洁净室所需控制的空气中悬浮微粒的类别,可将洁净室分为工业洁净室和 生物洁净室 。
12. 单向流通过洁净区整个横断面的受控气流,其风速 稳定 ,气流大体 平行 。
13. 洁净度等级测试采样时,测试人员应在采样口的 下风侧 。
14. 进行高效过滤器检漏前,被检过滤器必须已测过风量,在设计风速的 80%~120%之间运行。
15. 测定室内洁净度等级时,每个洁净室最少采样次数为 3 次。
二、判断题
1、如果有多间洁净室,测定静压差时,应从平面上最外边的房间开始测起。 (×)
2、测定洁净室洁净度等级时,室内的测定人员不宜超过5名。 (×)
3、洁净室调试时,要对进入洁净室的人员进行严格控制。 (√)
4、高效过滤器安装前,必须对洁净室进行全面清扫、擦净。 (√)
5、室内浮游菌测点和洁净度测点可以相同。 (√)
6、室内洁净度检测时,对于乱流洁净室,采样口可以随便摆放。 (×)
7、室内沉降菌测定时,培养皿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点和气流扰动极小的地点。 (√)
8、洁净室的静压差越大越好。 (×)
9、高效过滤器检漏时,只要检测边框就行了。 (×)
10、洁净室的正压是靠送风与回风的差值实现的。 (×)
11、洁净度等级测试时,采样管长度不受限制。 (×)
12、乱流洁净室对于不安装过滤器的风口,可按一般通风空调的方法进行。 (√)
13、测量洁净室室内噪声时,可不考虑本底噪声的影响。 (×)
14、尘埃粒子计数器具有粒径鉴别能力。 (√)
15、测定室内噪声时,一般只测B声级。 (×)
三、选择题
1、不属于洁净室所处状态的是 D 。
A.空态 B.静态 C.动态 D.工作状态
2、洁净区与室外的静压差不应小于 B 。
A. 5Pa B. 10Pa C. 15Pa D. 20Pa
3、采样扫描法对高效过滤器安装接缝和主断面进行检漏时,检测点应距被测表面 B 处。
A. 10~20mm B. 20~30mm C. 30~40mm D. 10~15mm
4、测定洁净室洁净度等级时,室内的测定人员不宜超过 A 名。
A. 2 B.4 C. 6 D. 5
5、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测定之前,净化空调系统应已连续运行至少 B h。
A. 12 B.24 C. 8 D. 20
6、室内浮游菌和沉降菌测试时,所需培养皿数以沉降 A 计。
A. 0.5h B. 1h C. 2h D. 3h
7、洁净度测试时,每点采样次数不少于 B 次。
A. 2 B.3 C. 4 D. 5
8、单项流洁净室风速不均匀度应不大于 C 。
A. 0.1 B.0.15 C. 0.25 D. 0.5
四、简答题
1、洁净室室内静压差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答:静压差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相邻不同级别洁净室之间和洁净室与非洁净室之间的静压差应不小于5Pa。
②洁净室与室外静压差应大于10Pa。
③洁净度高于100级的单向流(层流)洁净室在开门状态下,在出入口处的室内侧0.6m处不应测出超过室内级别上线的浓度。
2、洁净度测点的布置原则是什么?
答:洁净度测点布置原则是:
根据洁净区面积确定最低限度的采样点数,多于5点时可分层分布,但每层不少于5点。
5点或5点一下时可布置在离地0.8m高平面的对角线上,或该平台上的两个过滤器之间的地点,也可以在认为需要布点的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