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组建于2005年,现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排水工程5个本科专业。环境工程为一级硕士学位点,拥有环境工程学术型、专业型及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学院拥有“教育部工程中心”等科研基地,拥有“武汉方元环保有限股份公司”等产业基地,“产—学—研”一体化特色显著。
环境工程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特色学科,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为湖北省品牌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专任教师44人。高级职称25人、拥有博士学位28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湖北省中青年专家称号3人。在校本科生1600余人,在校研究生近60人,联合培养博士生4人。学生社团“绿色环保协会”荣获“全国百强社团”、“湖北省社团标兵”、“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社团” 称号。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先后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省部级重点项目30余项,获得专利近40项,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点项目15项,科研经费2500余万元。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出版专著10部。
学院拥有现代化的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达5000平米,现有教学、科研实验设备500多台套,设备总值4000余万元。学院学术交流广泛,先后与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学及研究机构,如清华大学(招生办)、英国利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2001年起与英国Leeds联合培养本科及硕士研究生,2006年起与东华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掌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采暖、通风、空调、制冷、燃气供应等公共设施系统及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施工、设计、调试、运行的能力和制定建筑自动化系统方案的能力,能够在建设施工、工程设计、研究与咨询、城市建设与物业管理以及相关设备制造与营销等单位从事技术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涉及热工、机械、自控等多个领域,是在热工学、力学、电学这三大支柱上构筑的专业平台,体现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专业背景。学生在工程教育中掌握国家公用设备注册(暖通空调)工程师的基础考试知识要求,在专业竞赛中培育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毕业生能承担建筑环境(暖通空调)工程中的所有种类技术工作并具有纺织空调方面的优势。
主要专业课程:工程图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暖通空调、建筑设备自动化、制冷技术、燃气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招标与投标等。
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机械课程设计、工程制图大作业、空调工程课程设计、制冷工程课程设计、通风工程课程设计、供热工程课程设计、锅炉房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主要就业领域:建筑设计院所和建筑施工单位的建筑环境设备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工作;人工环境设备制造厂家的设备开发与制造工作;各类企业的设备营销和技术管理工作;宾馆饭店、厂矿企业、事业单位中的空调运行与维修工作。
学制及学位: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环境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扩展知识、增强能力、提升品格”为培养理念,以培养能适应当前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阳光的生活心态、强健的身体素质、宽博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能力、良好的合作精神,获得环境工程师基本能力,具备水、大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创新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化学、微生物学为基础支柱构筑专业平台,体现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背景。环境工程专业是以“三废处理”为专业特色的应用型学科,在培养中以市场为向导,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教育中巩固环境工程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在参与科学研究中培养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毕业生能承担环境工程在水、气、固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工作并具有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及回用等方面的特色优势。
基本要求:本专业要求掌握化学、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初步能力;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在培养方案中,本专业以化学、微生物学、材料学为基础支柱构筑专业平台,以纺织印染清洁生产为专业背景,体现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特色。在培养中以市场为向导,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主要专业课程:政治理论、英语(论坛)、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及实验、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环境有机化学、环境工程测量、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噪声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工程CAD、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工程施工与造价等。
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工程制图课程设计、水处理原理课程设计,大气污染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管道工程课程设计、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以及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共计36周。
主要就业领域: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污染控制规划、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的环保创新型人才,使其成为能在政府规划部门、政府环保部门、科研设计单位、环保工程公司、经济管理部门、工矿企业、大专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和研究开发的高素质环境工程创新应用型人才。
学制及学位: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环境科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主要专业课程:环境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分析化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环境规划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环境监测课程实习、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环境工程学课程设计、环境规划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工程学实验、环境生物学实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环境分析化学实验等。
学制及学位: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生物工程
本专业是在生物学、应用化学和工程学基础上,以发酵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为核心,以生物技术研究成果为对象,以产业化为目标,以科学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其基本任务的工学学科。生物工程是21世纪的新兴学科和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我校学生要掌握生物工程的基础知识,同时注重学生专业工程能力的训练。本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为发酵工程与酶工程。
生物工程专业是在生物学、应用化学和工程学基础上,以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为核心,以生物技术研究成果为对象,以产业化为目标,以科学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其基本任务的工学学科。本专业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特别是酶工程、环境生物技术及生物纺织材料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初步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普通生物学、生物物质分离工程、化工原理、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发酵工程设备、酶工程原理与技术、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遗传和基因组学。
学制及学位: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给水排水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掌握水环境领域特别是城市水务工程方面知识,具备基本专业技能,能从事市政、环保及能源部门中水工艺与工程的设计、施工、规划、运营、教育和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基本要求:(1) 掌握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水污染控制、环境监测与评价等方面的学科基本理论和知识;(2) 了解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前沿理论与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阅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3) 掌握城市给水管道、泵站、水厂、城市排水管道、污水处理厂等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4) 具有建筑物给水、排水、消防用水等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能力。(5) 具有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初步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水力学、水质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水泵与水泵站、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水工程施工、水工艺仪表与控制及工程造价。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金工实习、计算机应用制图、测量实习、给水与排水管网工程课程设计、泵站设计、城市给水厂、城市污水厂课程设计、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就业领域:在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建筑、电力、水利和其他专业设计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局、钢铁冶金企业、环境保护和市政公用事业等部门、市政和建筑工程公司、环保设备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工作。
学制及学位: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具有环境硕士培养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