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行业解决方案
随机文章选读
联系我们
  • 联系人:董先生
  • 联系电话:137-10902965

净化工程技术培训资料

文章来源:http://www.iwuchen.com/  2012年08月02日  点击数:9047

净化工程技术培训资料

一、净化工程

1.1、净化工程的含义。

净化工程是需要对尘粒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该房间(区域)的建造结构、装备及使用不仅能够截留粒子而且会尽可能地减少粒子向该房间(区域)介入,并且,可根据需要对该房间(区域)的温度、湿度以及压差等参数进行控制。

1.2、净化工程对药品生产的意义。

药品,特别是静脉注射的药品,必须确保不受微生物的污染。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生物大都依附在尘埃粒子表面,进入净化工程的空气,若不除尘控制微生物粒子,药品的质量就难于保证;药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粉尘必须除去,以防止药物的交叉污染和污染大气环境。药品生产中也会产生有害、高温、高湿的气体,需要及时排除,以保证生产人员的健康,保证生产不受影响,保证产品质量。调节控制空气至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不仅是为生产人员提供舒适的生产劳动环境,而且也是药品生产质量保证的需要。

  总之净化工程(区)对药品生产工艺环境的洁净度、温度、相对湿度、防止药粉交叉污染、空气的排放及操作人员的保护等方面提供了保障,保证了生产人员的健康,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保证了大气环境不被污染。参考:无尘室http://www.iwuchen.com/

1.3、净化工程(区)空气洁净度级别。

GMP(1998)对药品生产净化工程(区)的空气洁净度划分为100级、10000级、100000级、300000级四个级别,具体划分详见下表:

洁净度级别

尘粒最大允许数(粒/m³)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0.5µm

≥5µm

浮游菌

(CPU/m3³)

沉降菌

(CPU/皿)

100级

3500

0

5

1

10000级

350000

2000

100

3

100000级

3500000

20000

500

10

300000级

10500000

60000

1000

15

1.4、净化工程(区)的送风量和换气次数。

送风量计算:

乱流净化工程送风量=净化工程容积×换气次数

换气次数

10000级净化工程换气次数n≥25次/h;

100000级净化工程换气次数n≥15次/h;

300000级净化工程换气次数n≥12次/h;

并且要求换气次数的规定应根据热平衡及风量平衡计算,加以验证。

1.5、净化工程(区)内部分参数控制要求。

项    目

标 准 要 求

材料及装修标准

净化工程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逢、接口严密、无颗粒脱落、防霉、防静电、避免眩光并耐受清洗和消毒、墙壁与地面交界处宜成弧形或采取其它措施,在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

温 度

温度与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18~26℃。

湿 度

湿度与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45~65%。

照 明

主要工作室的照度宜为300lx,对照度有特殊要求的生产部位要设置局部照明。

压 差

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帕,净化工程(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大于10帕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

噪 声

动态测试时室内噪声级应≤70dBA;空态测试时乱流净化工程宜≤60dBA,层流净化工程应≤65dBA。

新风量

进入净化工程的空气必须经净化处理,净化工程内应供给的新风量,其数值应取下列风量中的最大值:

①乱流净化工程总送风量的10%,平流净化工程总送风量的2%;

②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值所需的新风量;

③保证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风量≥40m³。

二、污染净化工程(区)洁净度的因素。

2.1、来自外部的污染物质。

    a.大气污染

    b.大气中的微生物

2.2.1、净化工程内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   大气中含尘、含菌、净化空调系统中新风带入的尘粒和微生物;

•   作业人员发尘;

•   建筑围护结构、设施的产尘,这里包括墙、顶 棚、地面和一些裸露管线的产尘;

•   设备及产品生产过程的产尘。

2.2.2、室内发生污染空气的主要物质,见下表:

污染发生源

粒状污染物

有害气体

备注

人体

粉尘、皮屑、污垢、细菌、纤维、化妆品

体臭、CO2、氨、水蒸气


吸烟

粉尘(焦油、尼古丁等)二甲基硝酸铵等

CO、CO2、NO、NO2、甲醛、丙烯醛、碳氢化合物

在净化工程内禁止吸烟,在一般空调房间内也不宜吸烟

办公设备

纸张、家具的纤维及尘粒

臭氧、氨、溶剂积类(VOC)


机械运转设备

转动设备磨损的粉尘、纤维、碳化油脂等

润滑油挥发物



燃烧器具

烟尘

CO、CO2、SO2、NO2、碳氢化合物等


建筑材料

细菌、霉菌、壁虱、石棉纤维、玻璃纤维、粉尘等

甲醛、氡气、溶剂、粘接剂中有机溶剂挥发物(VOC)


清洗、灭菌材料


喷射剂(氟化碳氢化合物)、杀菌剂、防霉剂、溶剂、洗涤剂的挥发物


3、人员与室内空气污染。

3.1、作业人员的发尘量。

净化工程内的尘源,主要来自生产工艺设备运转发尘,产品和材料运送过程中发尘,净化工程内建筑内表面等的发尘和人员产尘。来自生产设备运转中的尘粒有的可通过局部排风装置排除;按净化工程的管理规定,产品和材料均应进行清洁,在运送过程中的发尘量与人体发尘量相比是很少的;净化工程内表面只要严格按规定进行清扫、清洁,其发尘量也可控制到很少。净化工程的尘源主要来自操作人员的发尘,即使按“人净程序”进行了人身净化,净化工程内人员产尘仍是主要污染源。

在洁净生产环境内,工作人员的发尘量多少与其穿着的洁净工作服种类、形式和洁净服的着装材质类型有关,与工作人员在净化工程内的活动、动作的幅度等因素有关。作业人员不同的行为发尘量见下列各表。

作业人员发尘量(一)[粒/(人?min),≥0.5µm]

人员动作

普通工作服

洁净工作服

分套型

全套型

339000

113000

5580

302000

112000

7420

臂上下运动

2980000

298000

18600

上体前屈

2240000

538000

24200

臂自由运动

2240000

298000

20600

头部运动

631000

151000

11000

上体转动

850000

266000

14900

屈身

3120000

605000

37400

踏步

2800000

861000

44600

步行

2920000

1010000

56000

作业人员不同动作的发尘量(二)

动作

≥0.3µm的尘粒数(pc/min)

动作

≥0.3µm的尘粒数(pc/min)

站立或坐着

100000

以0.9m/s速度走动

5000000

手、前臂、头、颈动

500000

以1.5m/s速度走动

7500000

整个手臂、上身、头、颈动

1000000

以2.2m/s速度走动

10000000

坐着站起,或站着坐下

2500000



不同发式的女工作人员的发尘量1×10  pc/min(≥0.5μm)

动作

发式

静坐

起立坐下

臂上下动

上身前屈

蹲下起立

踏步

综合动作

烫发

2.18

317

4.37

81.9

329

316

169

卡发

3.55

47.6

6.83

15.8

48

12

18

注:试验者穿同样的洁净服,做同样的动作;卡发:头发用发卡别在脑后。

3.2、人体发菌量。

生物净化工程,包括制药工业、生物制品工厂、医院的手术室等,必须控制人体的发菌量,人体的细菌散发量与服装、人员的活动及场所等因素有关。

身体部位

细菌

身体部位

细菌

100~1000个/cm²

鼻液

10000000个/g(ml)

10000~100000个/cm²

尿液

约100000000个/g(ml)

头皮

约1000000个/cm²

粪便

>100000000个/g(ml)

腋下

1000000~10000000个/cm²



人体各部位的带菌数


不同衣着、不同动作时的人体散发菌量/pc?(人?min)


动作

服装

踏步

起坐

抬臂

普通服装

3309(1706~5845)

1998(1788~2209)

1652(1119~2487)

连体式洁净服

770(631~842)

630(626~634)


注:踏步频率为90次/min,起立坐下为20次/min,抬臂为30次/min

三、净化工程(区)的卫生管理要求。

3.1、净化工程(区)环境卫生要求

3.1.1、按规定清洁消毒:生产场地、走廊、缓冲室、更衣室、生产辅助用房等,做到内表面光滑、洁净、完好;门、窗、各种管道、灯具、风口及其他设施、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等保持洁净,无浮尘。

3.1.2、地漏干净,己经消毒并常保持液封状态,盖严上盖。

3.1.3、洗手池、器具和洁具清洗池等设施,应里外保持洁净、无浮尘、垢斑和水迹。

3.1.4、缓冲室、传递柜、传递窗等缓冲设施的两扇门不能同时打开,在不工作时,注意关闭传递设施的门。

3.1.5、严格控制进入净化工程的人数,仅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及经批准的人员进入;工作时应关闭操作间的门,并尽量减少出入次数。

3.1.6、洁净区内操作时,动作要稳、轻、少,不做与操作无关的动作及不必要的交谈。

3.1.7、洁净区内所有物品应定数、定量、定置,无不必要的物品。

3.1.8、洁净区所用的各种器具、容器、设备、工具、台、椅、清洁工具等均应选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易消毒、不生锈、不长霉的材质,不宜使用竹、木、陶鹄、铁等材质。不宜使用不易清洗、凹陷或凸出的架、柜和设备。

3.1.9、使用后的清洁卫生工具要及时清洗干净、消毒并及时干燥,并置于通风良

    好的洁具清洗间内规定的位置。用前、用后要检查拖布、?布是否会脱落纤

    维。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生产区使用不同的清洁工具,二者不能互用。进

    入无菌室的清洁工具需先进行灭菌。清洁剂、消毒剂要定期交替使用。

3.1.10、文件、笔等须经洁净处理,进入无菌室的物品还须经灭菌处理。

3.1.11、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应及时装入洁净的不产尘粒的容器或口袋中,密闭放

     在指定地点;并规定,在生产结束时及时清除出洁净区。

3.2、物料卫生要求

3.2.1、投入生产的原辅料必须符合药用标准,不洗即用的内包装材料、容器,其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必须与药品生产相一致。对可以重复洗用的盛装容器,应按SOP要求清洗干净。

3.2.2、物料进入生产前,应在拆包间(外包装清洁处理室)除去第一层外包装。不能除去外包装的应对包装?擦、吸尘等洁净处理,保证清洁、无尘,进入无菌室的物料还需要先进行灭菌。

3.2.3、应根据产品工艺规程选用适宜的工艺用水;直接与药品(中间产品)接触的设备、工具、容器、内包装容器最后一次冲洗用水应与生产用水一致。

3.2.4、应根据验证的结果规定对工艺用水监测周期,确保工艺用水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3.2.5、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干燥用空气、压缩空气和惰性气体应经净化处理、符合生产要求。

3.3、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

3.3.1、各车间、工序、岗位、容器、工具、地漏、更衣室、缓冲室、设备等均应按相应的清洁操作规尘进行清洁、消毒。

3.3.2、各车间、工序、岗位均应制定定置图,实行定置管理,保持在生产过程中的良好生产秩序。

3.3.3、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器具、容器应清洁,表面不得有异物、遗留物。容器、工具等使用后立即按其清洁SOP清洗干净,必要时进行消毒,不得有斑迹及清洁剂、消毒剂等残留。

3.3.4、生产工作间、流水线、设备、容器等均应有卫生状态标志。

3.3.5、每批生产结束时,应按规定清场。

3.3.6、洁净区的生产,必须在净化空调系统运得达到自净后才能开始。(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min。)

3.3.7、非无菌药品液体制剂的配制、过滤、灌封、灭菌等过程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3.8、中药提取的浸膏(清膏、 稠膏)应置密闭容器中冷冻(或阴凉)保存,并规定存放期限。

3.3.9、原料药生产时,物料、中间产品、原料药在厂房或厂房之间流转时应有避免混淆与污染的措施,如明显标记、分隔放置、容器加盖等。

3.4、设备卫生

3.4.1、每一批产品生产结束,每一天生产结束必须按标准操作规程清洁设备。清洁要求做到设备主体清洁,无跑、冒、滴、漏,轴见光、设备见本色;设备周围无油垢、无油污、无污水、无杂物;

3.4.2、难以清洗干净的毒性药材或重金属药材生产使用的设备、容器、工具、衡器、管道应按品种专用。

3.4.3、原料药的生产设备,更换品种时,必须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在同一设备连续生产同一品种时,如有影响产品质量的残留物,更换批次时,也应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洁。难以清洁的特定类型的设备可专用于特定的中间产品、原料药的生产或储存。

3.4.4、经常使用的工具、零配件等应存放于指定的工具柜内,整齐码放、专人保管。净化工程内使用的工具、模具、零配件等应从物流通道进入,并按规定清洁、消毒,入室后定置、整齐码放于符合净化工程要求的柜内。

3.4.5、净化工程内的清扫工具宜采用真空清扫设备,如吸尘机,尽可能不用扫帚,不能使用掸子。

3.4.6、按标准操作规程要求清理捕尘装置、管道系统和集尘器内的粉尘,注意动作要轻,避免扬起灰尘。

3.5、人员卫生

3.5.1、穿戴要求:

①根据各生产区域的规定穿戴工作服,并遵守净化程序。

②穿戴洁净工作服时,要从上往下穿戴,要对着镜子检查穿戴工作服的情况,要求帽子要包盖全部头发,口罩要遮住口鼻、胡须、衣服要拉(扣)好,鞋要趿好,裤头要束在衣服外等。

③在300000级和100000级空气洁净度级别的洁净区工作,每班洗一次洁净衣裤、帽和口罩;更换品种时,必须换洗工作服;工作鞋每周至少洗2次。

④更换下来的工作服应分区域集中,装入专用容器中,标记明显。

⑤不同颜色、款式的工作服(即不同区域、不同岗位的工作服)不能同时在同一洗衣机内洗涤。

⑥洁净的工作服应存放在使用工作服洁净度级别一致的保管(柜)中保管。

3.5.2、个人卫生:

①随时注意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四勤”;勤剪指甲,勤理发剃须,勤换衣服,勤洗澡洗头。

②工作前洗干净手,不涂?化妆品,上岗时不佩戴饰物、手表。

③不携带个物品进入生产区, 不在生产区内吃东西及吸烟。生产区内的饮水间要干净、整齐,对生产不造成污染。

④净化工程内随时注意保持手的清洁,手在消毒以后,不再接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不裸手直接接确药品及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容器表面。

四、净化工程(区)的作业程序

4.1、人员进出净化工程(区)的标准程序:

人员进入洁净区操作人员更衣程序(流程图)



文本框: 脱(穿)一般生产区工作鞋文本框: 穿(脱)洁净工作鞋(洁净拖鞋)文本框: 脱(穿)一般生产区工作服文本框: 洗手文本框: 穿(脱)洁净工作服文本框: 手消毒

文本框: 缓冲间文本框: 洁净区

4.2、物料进出净化工程(区)标准程序


4.3、生产过程管理

4.3.1、生产前检查

  生产操作前的检查:生产操作前应首先检查有无上次生产遗留物,确认无上次生产遗留物后,对本次生产所需生产操作文件、生产需用的所有物料、生产记录空表格进行全面检查。

4.3.2、生产现场的检查内容

①检查生产现场有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②生产场所清洁、卫生,符合该区卫生要求,有清场状态标志;

③需用的设备、设施完好,有状态标志;

④容器具符合清洁要求,有清洁标志;

⑤计量器具测试范围符合生产要求,并有“检定合格证”,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生产用的测量仪器、设备上的仪表完好(不失灵)。

4.3.3、文件的检查内容

①检查批生产指令,明确生产品种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批量、生产周期、生产日期等;

②工艺规程、标准操作法或岗位SOP(文件号);

③使用设备(编号)及设备标准操作SOP(文件号);

④使用设备清洁规程(文件号)。

4.3.4、物料的检查内容

①核对领料单内容并核对物料是否附有检验报告书(编号);

②所用物料与生产指令是否相符;

③检查物料外包装是否完好、清洁,并称量、核对。

4.3.5、所需岗位生产记录、清洁记录、清场记录、设备运行状态标志、中间产品卡等空白表格齐全。

4.3.6、质管员复核后签发准产证,检查记录(准产证)纳入批生产记录。

4.3.7、生产过程的复核:生产过程应对领用物料、投料称量、工序清场等进行复核。

①物料领用的复核:领料时,领料人根据领料单,核对物料的品名、规格、批号,领取后在领料单上签名。

②投料工序物料称量的复核:称料时,复核人应对衡器及各种物料称量进行复核,并在称料记录复核栏上签名。

③各工序清场的复核:各工序清场结束后,由质管员复查现场,合格后,发给“清场合格证”。

4.3.8、现场监控:

①各工序现场监控时,质管员应经常检查生产操作是否执行SOP及产品质量标准。

②使用特殊物料投料时(特殊物料包括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毒性药材、贵细药材),质管员应现场监控投料,填写监控记录,并附于批生产记录中。

4.3.9、生产过程的状态标志

①生产操作间运行中状态标志

生产操作间应挂上生产状态标志牌,标明加工产品的日期、工序、加工品名、规格、(包装规格)、批号、数量、操作人等。

②生产操作间生产结束后的状态标志

 A.生产结束后而又未进行清洁的操作间,应挂上黄色的标有“待清洁”字样的状态牌。

 B.生产结束后已清洁的操作间,应挂上绿色的标有“已清洁”字样的状态牌。状态牌中应标有清洁人、清洁日期。

 C.已清场完毕的,经质管员检查合格并已签发清场合格证的操作间,应挂上绿色的标有“已清场”字样的状态牌。状态牌中应标有清场人、清场日期。

③现行工艺暂未使用的操作间,应挂上白色的标有“备用”字样的状态牌。

④生产设备的状态标志

A.设备状态标志。

a.完好的设备应挂上绿色的标有“完好”字样的状态牌。

b.待检修的设备应挂上黄色的标有“待检修”字样的状态牌。

c.正在修理的设备应挂上红色的标有“正在修理”字样的状态牌。

d.无检修价值或已报废而又未搬离生产现场的设备,应挂上红色的“停用”字样的状态牌

B.设备运行状态标志。

a.所有运行中的生产设备,应挂上绿色的标有“运行中”字样的状态牌,并标明产品名称、批号、数量等内容。

b.现行工艺暂未使用的设备,应挂上白色的标有“备用”字样的状态牌。

c.运行结束又未清洁的设备,应挂上黄色的标有“待清洁”字样的状态牌,当班生产结束必须进行清洁。

d.清洁完毕并经班组长或工艺员检查确认清洁的设备,应挂上绿色的标有“已清洁”字样的状态牌,并注明清洁日期和清洁有效期。

⑤生产容器的状态标志

 A.使用中的状态标志

  盛装物料、中间产品的容器,应挂有物料卡或贴有中间产品卡,标明所盛装的物料或中间产品的名称、批号(若原辅料应标原辅料的批号)、数量等。

 B.使用完毕的状态标志

 a.使用完的容器,应及时送到清洗间清洗。

 b.已清洁的生产容器,应挂上绿色的标有“已清洁”字样的状态牌,并写上清洁人、清洁日期和有效期。

⑥中间产品在中间仓要有明显标志。合格的应挂上绿色的标有“合格”字样的状态牌;待检的应挂上黄色的标有“待检”字样的状态牌;待处理的应挂上白色的标有“待处理”字样的状态牌;不合格的应挂上红色的标有“不合格”字样的状态牌,并应立即移至不合格品区。

4.4、生产过程废弃物的管理

    洁净区的废弃物应及时装于胶袋中,密闭放在指定地点,在生产结束时清除出洁净区,放于相应类别的废料堆放处,胶袋一并掉弃。

更多
相关文章:
洁净室使用培训手册

上一条:净化工程洁净室施工难点分析下一条: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感想
首页 | 关于我们 | 解决方案 | 工程案例 | 客户中心 | 洁净室标准 | 技术中心 | 联系我们
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广州净化工程公司|无尘车间|洁净室|无尘室|净化车间|净化厂房|洁净厂房|洁净车间|洁净棚|GMP车间|GMP厂房等空调洁净工程施工及服务
拓展阅读: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实验动物房|中央厨房|洁净室换气次数|洁净手术室规范|GMP洁净度等级|食品生产卫生规范|洁净厂房施工要点|无尘车间着装规范
Copyright © 2012-2018